消失8年,凯瑟琳·毕格罗回归影坛携《炸药屋》再献王炸

日期:2025-11-10 14:16:47 / 人气:14


今年最“炸裂”的电影已悄然登场,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凯瑟琳·毕格罗时隔8年回归影坛。这位以硬核大片著称的导演,此前凭借《拆弹部队》《猎杀本·拉登》《底特律》等作品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,此次携新作《炸药屋》(A House of Dynamite)再度引发关注,其大胆的核危机故事不仅吊足观众胃口,更引起美国官方高度关注,五角大楼导弹防御局罕见发出“电影纯属虚构”的警告声明。
《炸药屋》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核危机故事:一个普通周五夜晚,军事情报官奥利维亚上尉告别家人后前往白宫战情室值班,例行监控其他国家军事动向时,一条突发警报让她寒毛直竖——太平洋上空一枚携带核武器的不明弹道导弹正飞向美国芝加哥,撞击概率100%,距离抵达仅剩19分钟。这枚导弹的出现可能只是序幕,一旦被判定为攻击行为,全球核防御体系将进入最高警戒,全面核战争或就此引爆。战情局、国防部、各军种司令部乃至总统本人,都被卷入这场紧绷的倒计时中,需在有限时间内查明原委、决策应对,力挽狂澜。
与传统灾难片不同,该片采用特殊拍摄手法,未按线性时间推进,而是以实验性结构将19分钟危机从三个视角重复讲述。第一次回放聚焦前线军事基地,士兵们日常多为演练,事发前还在玩笑吃零食,雷达异常后才瞬间进入高压工作状态;第二次切换至白宫战情室,高级幕僚们面对不断更新又冲突的信息,在上报与核实、判断网络攻击与计算错误间纠结,每个决定都牵动程序与责任;第三次转向高级官员与各军种战斗司令部,他们在紧急视讯会议中商讨警戒级别、拦截导弹发射、报复行动及政府首脑转移等问题,需求与命令在官僚体系中反复核对转达,时间不断消耗。
影片中,两枚拦截导弹接连失效,错过最佳拦截时间,陆基拦截导弹数量有限还需应对后续威胁。总统被从篮球赛现场紧急叫回加入高层会议,面临“继续观望准备避难”还是“立即核反击震慑敌人”的抉择,这一决定关乎地球存亡。凯瑟琳·毕格罗通过多重叙事,让观众逐步逼近现实全貌,展现执行者慌乱、高层争执、总统游移,揭示复杂体系下灾难可能是多个正确决定叠加的结果,拆解美国传统英雄主义叙事,呈现官僚机器真实剖面——每个人困于岗位,仅能看到局部,系统反而失去判断大局的能力。
然而,这场争议虽为影片带来热度,郝蕾“暗箱操作”的指责却降低了部分观众的购票欲望。业内人士表示,宣传与口碑是决定票房的重要因素,社交媒体时代下,早期口碑不佳对票房影响显著。对于《日掛中天》的票房失利,业内认为并非完全意外,若蔡尚君导演不改善叙事节奏、加强故事信息量,其文艺片即便斩获更多奖项,也难破高票房困局。

作者:富邦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富邦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