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过山车:从120%到54%的关税博弈

日期:2025-05-15 15:11:16 / 人气:24


5月13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调整小额免税包裹关税政策:原定120%的税率骤降至54%,同时保留每件100美元的从量税(原计划6月1日提至200美元被撤销)。这场政策过山车终结了持续近两个月的关税恐慌,但跨境电商从业者却难言乐观——相较于此前0%的免税红利,54%的税率仍使成本平均增加30%-40%。

美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4财年(2023年10月-2024年9月)约有13.6亿件中国包裹通过800美元以下小包免税通道进入美国,其中Temu和Shein贡献超60%的GMV。政策调整后,这两大平台紧急发出涨价预警,标志着“T86免税清关模式”(即800美元以下包裹快速清关)正式进入倒计时。

平台生存战:全托管模式崩塌与模式重构
Temu于4月28日宣布下架美区全托管商品,转向半托管(Y2模式)和Y2直发模式。全托管模式下,商家仅需备货至国内仓,后续运营由平台负责;而半托管要求商家自管海外仓与物流,平台掌控定价权,但需承担关税与履约风险。Y2模式则允许境内直发,平台给予9个工作日发货宽限期,但需支付头程尾程运费及54%关税。

全托管商家阿门透露:“Y2模式要求商家自行处理物流链路,小卖家单量不足时,仓储与关税成本占比飙升至35%,利润率直接腰斩。”Temu美区业务中,全托管模式占比约25%,而Y2模式仅能承接5%的订单量。某货代从业者李达指出:“头部大卖凭借供应链优势,可通过集运降低单件关税成本至28%,而中小卖家关税占比普遍超过45%。”

卖家的策略分化
面对政策变化,不同规模卖家呈现两极分化。大卖家转向品牌化运营,通过独立站+半托管模式规避平台抽佣。例如,某家具卖家通过申请美国外观专利,客单价提升至89美元,关税占比降至18%。中小卖家则转向墨西哥等“关税跳板”国家备货,但面临清关合规风险。部分商家尝试Shein的“小单快反”模式,要求供应商承担库存风险,但需承担更高的退货率。

一位水晶摆件商家因货代停发美国线路,被迫放弃经营6年的美区市场。他坦言:“Y2模式效果不佳,低价平台单价上升后消费者流失严重。”而北美市场品牌出海从业者Bob指出:“美区市场需求客观存在,但风险与机遇并存,核心在于品牌建设与供应链穿透能力。”

行业洗牌与新常态
美国关税政策回调并未扭转行业底层逻辑。某出海投资人分析:“未来胜负取决于谁能用技术穿透供应链——要么像SHEIN那样掌控设计端溢价,要么像Temu那样用算法优化跨境物流,中小玩家只能成为生态链的附庸。”

当Y2模式的9天发货承诺遇上墨西哥关税跳板,当全托管商家转型独立站遭遇流量寒冬,这场政策倒逼的供给侧改革正在重塑跨境电商生存规则。免税时代教会从业者赚快钱,而新常态下,活得更久的秘诀在于平衡成本、合规与创新。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言:“政策会变,但中国供应链的韧性永远是最大的筹码。”

作者:富邦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富邦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