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政治顶已开,政策顶仍待破
日期:2025-09-24 13:16:07 / 人气:25
随着中美高层对话渠道的进一步畅通,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迎来缓和契机。尽管对抗仍是主线,但互动方式正发生微妙转变。从TikTok交易进入具体落地谈判便可窥见一斑——此事已从拜登时期的"无从谈起",演进为当前的"可协商对话"。甚至当传闻美国政府拟收取10亿美元相关费用时,不少观察者反而松了口气:这意味着商人背景的总统,确实在将此类议题当作"生意"来运作。

深谙交易逻辑者皆知,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博弈门道。既然是生意,本质上便不会与核心利益过不去。历史早已证明,隔岸观火的战争或许能成就"战争财",但亲自下场的冲突只会掏空国库——这大概是中美两国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共同汲取的经验教训。
世界从单极格局向多极秩序演进的路径愈发清晰。在此过程中,曾将势力渗透至全球各地的美国正主动收缩,而这种战略回撤留下的权力真空,直接诱发了更多区域冲突。我们看到以色列采取激进进攻姿态,目睹区域旧势力卷土重来,也见证了美国代理人在动荡中仓皇撤离的场景。
相比之下,中国远未到"接盘"的阶段,对海外事务的介入程度仍低一个量级。要理解这种差距,不妨以非洲为例:这个与美国地理间隔遥远的大陆,曾多次出现接受美方训练的军事司令发动政变的情况,中情局也屡次策划推翻当地政府或直接提供武器支持,更不用说美国在当地设立的众多军事据点。自冷战伊始,美国的情报网络已深度渗透各大洲,这种远程影响力投射能力,即便是强调贸易与经济合作的中国,恐怕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追赶——至于是否有这样的战略意愿,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。
美国从海外事务中抽身、转而专注国内建设,一方面导致全球外围地区更加混乱,另一方面却让核心国家的发展重心更加聚焦稳定与国力建设——这恰恰印证了邓公"发展是硬道理"的远见卓识。值得注意的是,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概率反而更具可观察性,诱发直接对抗的导火索数量相对有限。
在最可能引发中美直接冲突的海上议题上,笔者倾向于认为9·3之后风险已有所减弱。坊间曾对2027年的局势绘声绘色地渲染,但一个简单的逻辑是:对外多批次展示高新武器,固然能提升战略威慑力,却也降低了"出其不意"的战术可能性,反而与"进攻性"的行动逻辑渐行渐远。
全球最大的博弈网站数据也显示,尽管中美冲突概率的绝对值仍不低,但在持续下降后,已被"俄乌在2026年3月前停火"的概率反超——这两个指标的向好变化,或许正是近期全球权益市场创下新高的重要支撑。当前冲突概率已回落至17%,有趣的是,9·3前后这一数据曾出现明显低谷。当然,2027年的概率下注结果尚未出炉,但笔者判断其走势大概率会"高开低走",就像每年卖方机构的盈利预测一样。
此外,另有一层不便明说的因素:尽管当前整体战斗能力有所增强,但中坚指挥层仍处于待稳定状态,这显然不是主动采取激进行动的最佳时机。历史经验表明,当冲突双方都坚信自身能获胜时,对抗的概率会急剧上升。所幸的是,秉持追赶者心态的我们尽管愈发自信,却远未到"信心超额"的程度;而美国国内铺天盖地的"东方不可战胜论",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其内心的战略焦虑——毕竟自君士坦丁堡被围攻后,西方便始终存在对东方"绝地反击"的叙事情怀,并在史实与虚构作品中反复强化这一认知。
对于各类潜在情景,美国白宫班底必然已有成套预案。但外界无从知晓,他们手中的方案是延续前朝政策框架,还是重新撰写的全新版本——这或许是当前全球最具价值的情报之一。
上述种种变化,正悄然打开东方市场的"政治估值顶"。在不少海外投资者眼中,中国已从"uninvestable"(不可投资)转变为"value market"(价值市场),尤其是离岸市场的认知转变更为明显。近期美国播客节目中,这种声音已反复出现,特别是在偏好价值投资风格的群体中。
今年初在北京与某全球顶级对冲基金(C家)的中国经济学家交流时,对方坦言对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极为陌生,并透露疫情期间其所在楼层竟无人关注中国议题,甚至没人能说清中国的基本情况。事实上,在DeepSeek等科技成果引发关注前,中国科技领域几乎处于外资的认知盲区。如今这种叙事正在快速改变,反应迅速的投资者已开始提前布局。更重要的背景在于,美国当前从上至下都弥漫着"既要斗争,也要做生意、可谈判"的氛围,这为双边经贸互动提供了弹性空间。
但必须明确的是,这仅仅是打开了"国际政治顶",真正决定市场空间的"政策顶"仍取决于国内自身。关于这一点,"思想钢印"已有极为透彻的论述,笔者在此不再画蛇添足,推荐读者自行研读。慢牛行情的难点在于"慢",在长期资金匮乏、业绩支撑有限的市场环境下,实现慢牛更是难上加难,或许最有效率的方式便是通过上下协同调控来引导市场节奏。而昨日下午的会议也释放出明确信号——只要大盘保持稳定,便鼓励科创板跑出超额收益、扩大市场占比。毕竟在普通投资者认知中,印象最深的仍是上证3000点;若问90%的人科创50指数的点位和市盈率,恐怕多数人都答不上来(笔者也不例外)。
然而历史早已警示我们,任何形式的干预都必然伴随代价。正如那句比喻:市场如同一片复杂的热带雨林,你永远无法预判一只蝴蝶振翅会引发怎样的滔天巨浪。人为的政策预想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,但这其中也潜藏着可供深入挖掘的交易机会。
作者:富邦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周野芒潘虹主演沪语电影《菜肉馄...10-14
- 闵孝琳也发福了?久未露面形象大...10-14
- 周杰伦夫妇松弛看网球赛,合照被...10-14
- 何钰欣官宣离婚心情好,霸气回复...10-14